近期,一个为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特别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展览采用国际领先收藏级数码还原技术,对17件分别收藏于卢浮宫、乌菲奇美术馆等世界级博物馆级的代表作品进行高清晰度且等大的复制,高度还原画面质感与色调色温,在这些作品中,《最后的晚餐》最受瞩目,它也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可见展览对这幅作品的重视。
无独有偶,由心视线制作、优酷热播的绘画人文节目《画相》也将这幅画放在了收官节目中压轴登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画相》节目对这幅作品的重视并无道理,因为它不仅代表了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更为重要的是,达•芬奇创造性地使圣餐题材的创作向历史源流的文化本义回归,从而赋予了作品以创造的活力和历史的意义。
众所周知,《最后的晚餐》来源于《圣经》中耶稣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传说故事,画面表现的是耶稣告诉门徒们有人出卖自己后,门徒们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怀疑的紧张场面,画中每个人物的手势、神态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让人看到他满脸的惊恐与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犹大形象来源于圣玛利亚•格雷契修道院院长。当时达•芬奇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家,受米兰大公邀请到修道院画画,画画过程中屡屡受到修道院院长刁难,加上院长贪污受贿的行为和犹大贪婪钱财有着相似之处,他在构思犹大形象时心生一计,便把院长画成了犹大。达•芬奇讨喜的小心机不仅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也让这幅画多了一个值得传颂的小故事。
事实上,许多画家都画过同一故事题材的作品,但《最后的晚餐》最为著名。据韩玉臣介绍,这主要原因在于严谨而又创新的创作方式。首先,达•芬奇打破传统单调枯燥的晚餐场景,而把故事情节纳入其中;其次,作品在构图上采用了分组、并列的方式,光线运用使用外光加内光的组合光线,尤其处理利用窗户本身的光亮来凸显画面。
然而,名画背后也有败笔和教训。因为达•芬奇在颜料配方上直接用油和颜色调色的湿壁画绘制的错误方式,使得作品在创作之初就不断褪色,在二三十年后更是出现大面积龟裂和脱落,导致历代修复的大成本和高难度,有不少一流的颜料学家,化学家,工程师终其一生在为某一个部分的复原做研究和修复。因而,《最后的晚餐》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失败案例,当然,这仍然掩盖不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对作品本身的延展性介绍,韩玉臣还以达•芬奇受到歧视的事实为出发点,通过韩信胯下之辱等故事向公众传递“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歧视”的观念。韩玉臣表示,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受歧视而不失其志,并把这变成动力反而能够成功。同时他也指出,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尊重所有人,用常人心态看常人。
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我们看到了人间冷暖,体会到了油画之美,感悟到了人生的进取力量。显然,达•芬奇和他的《最后的晚餐》为这一季《画相》画下了完美句号。希望《画相》还能有第二季,带我们领略更多经典油画的艺术魅力,给予我们更多的人生启迪,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