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世纪之音
辣红高原
黄土陶魂
八千年的怒吼
鸟语果香
《硕果图》
大吉大利
吉祥如意
初晴
热门关注
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徐德润 8000元
陈立斌 8000元
王纯祥
中国美术学院
画家李勇
随机推荐
徐德润 8000元
陈立斌 8000元
王纯祥
画家李勇
陈立斌 1200元
陈立斌
罗 杨
王明明
李安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刘伽郡 >> 画家动态 >> 浏览文章
技求乎道,业精于勤——记——画家刘加军

 画家刘加军在古运河畔的“登云居”生活,习画已逾二十多个年头了。我与其相识也已十数载,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痴迷是我所见的,他所取得成绩、所付出的辛劳也是我所见的。

见过加军作品的人都说他的画很清雅,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山水人物都灵动而富有生机,但加军却经常笑说自己很“木”。他有一方印章——“废画三千”。为了画出一件满意的作品,他常不厌其烦,稍觉不好就弃置重画,一幅作品完成时就有“废画三千”了。国绘画笔墨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技能掌握”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通过观察、体验、多读、多画,学习并掌握了一些绘画笔墨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创做实践。

其次是“技能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辩证艺术在内的多种笔墨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运用于创作实践。

 

最后是“技能活用”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拾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笔墨技巧的自我修练,以期达到“活用”的程度。

 

熟练掌握笔墨技巧,对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笔墨技巧在创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那就走到了唯技巧论的极端。

 

加军的笔墨技巧已经达到了哪一步,看他的画便知,请容我偷懒不费笔墨了。

然而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决定因素,不单单在于笔墨技巧,没有文史、哲理、诗书修养,其绘画的技术再过硬,也不可能创作出具有较高文化含量的艺术作品来。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不仅仅是用绘画的技术来完成的,而必须用书法、诗文等其它语言来完善,是为诗、书、画、印的“三绝”或“四全”。作为一位画家,文化修养和绘画技术是不可缺废的。

 

刘加军幼时学画于余石蕷先生,后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徐家昌、马其宽等教授,其对古代大家的作品心摹手追,从传统明清文人画入手,上溯至宋元古画,在画面上有取法前人的痕迹,但在意境的感悟、意趣的追求上添加了自己的体悟。“画里功夫画外寻”,加军在呼吸古人气息时,也吸收了中国其它传统文化的精髓。

 

加军画室因楼高无电梯,每访必辛苦拾级,嬉为室名“登云居”,室幽而雅,周陈留籍,其杂宋元古瓷、明清家什。对古物加军决不是以金钱计,而是物为所用,喝茶的杯,吃饭的碗,插花的瓶,随置随用。在这样的氛围氤氲下,青花瓷上的花花草草都幻化成了加军笔下的生灵。

 

一本白曼陀,数苗春兰素心,茶香温蕴,清逸的社会生活,不仅为加军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还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创作形式与技巧的深刻启示。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加军抓住自然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把握住自然界常见景象中的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则,因此在加军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自然鲜活的气息。

 

元代倪云林:房山高尚书以清介绝绝谷之际,而和光同尘之内,盖千载人也。人久(人字旁,再一个久字) 居余杭,暇日仗策携酒壶诗册,坐钱塘江滨,望越中诸山冈之起伏,云烟之出没,若有得于中也。其政事文章之余,用以作画,亦以写其胸中磊落者欤。文中描写,加军绝似。

丙戊黄梅时节于上塘河畔   朱益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