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沐:发展与大湾区特质相适配的审美文化生态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22/5/1 10:57:59  文章录入:admin


把大湾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的示范性区域,需要把握住湾区的特色优势,培育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文化生态与体系建设,立足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升级,为区域内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动力和人文环境。人文湾区的建设有赖于持续不断的人才引进与交流机制建设,湾区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要基于协同发展理念,创新人才治理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聚集,发挥好平台优势,提升优势互补效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高地建设。文化生态的建设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基于发展共识、价值共识的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利用大湾区的文化资源优势,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打破现实壁垒,在开放交流的机遇与环境中塑造文化共识与文化自信,使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包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真实实现全面协调高效的发展。

 

——西沐

 

202111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发展与大湾区特质相适配的审美文化生态

1.西 2.路昕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化与双循环战略议题中,面对新科技融合发展与新消费业态生发,要形成与其战略发展目标及定位,围绕新基础设施与数字场景建构,建立与培育相适配的审美文化,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的基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及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础,更是在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特别是文化新经济的发展,以及为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发展及文化建设方案的一个重要探索。

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战略取向

在新时期,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审美文化正在全面、系统的形成。审美文化的形成发展不仅仅对艺术消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对艺术审美、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批评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不容忽视。

在新时代经济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在快速发展与转型,新的审美文化不断生发、形成。特别是在审美主义、消费主义及都市化潮流的融合中,当代中国艺术在发展、解构与重塑过程中,使得审美文化的走向日趋世俗化、工具化、碎片化、时尚化、新奇化、娱乐化、快餐化,并且几乎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何沿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向度,重新鉴视与体验雄浑的中国文化品格,正大光明的中国文化体格,在立足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态中,一步步实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重构,是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

新时代中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转型发展,事实上已经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七大冲击、九大战略趋势的发展上。

(一)审美文化的发展面临七大挑战冲击

1.美学转型对审美文化新时代的转型与建构带来的冲击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当代社会生活视阈下的美学观念和研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新时代审美文化的转型与建构的冲击挑战。从中国美学的转型背景分析来看: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文化认同的矛盾与整合,并由此产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促使中国美学转型以应对自身文化认同所面临的困境;资本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渗入,物质力量对于原有精神空间的挤占,在与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与博弈中,传统的文化格局也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中国美学转型的前提是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这也是艺术生态赖以发育的一个基础。中国美学的转型,从根本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化大背景下当代文化精神向度取向上的建构;二是审美的言说空间从有限向无限努力的企图;三是在审美经验的整合中,对信息量的追求与体验成为一种新的取向;四是在多样性与都市时代化的环境中,中国艺术生态化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取向;五是对本源及本我的生存及其体验,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与创作,向本源、本我的回溯已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六是环境要素已经深刻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环境的交互性效应已经成为审美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

2.市场力量已经参与到艺术价值建构的进程并深刻改变着审美文化的发展取向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浪潮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推进,物质财富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极速扩张挤压着原本属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空间,颠覆着传统观念中的认知与行为,新生的文化力量与旧有秩序的打破同步进行,高速高效巨量的信息传播,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功利性取向,大众文化兴起,文化的扁平化、碎片化、娱乐化、符号化等问题都在显示着市场力量对于审美文化的影响与重塑。艺术价值的建构需要经过市场判断重估的过程,而必须正视的是在艺术价值建构的过程中市场力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很多时候甚至占据主导性地位。大众对于艺术价值的判定和审美需求的改变越来越受到经济价值、消费价值等市场因素的影响,消费习惯和审美需求在不断融合。比如我们常见到的既有因为盲目追求消费价格表现而扭曲艺术价值的现象,又有因缺乏有效市场运作和消费引导而制约艺术价值实现的现象。市场经济作用下的消费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而是符号性的活动,消费本身就呈现出审美化的取向。因此,了解消费文化的实质内容,也就明白了审美文化在市场语境下的种种问题。一方面,要看到并正视市场作为主要力量介入到艺术价值建构过程中的事实。另一方面,要重视市场力量与审美文化发展的关系,市场需求真切反映着大众审美的精神需求和消费需求,特别是要关注到大众多层次、多样态的文艺与精神需求。事实上市场力量的参与同艺术价值的建构和审美文化的发展并非是对立的矛盾关系,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的认识了市场,理清了其发展的逻辑规律,只有真正的把握了市场力量介入文化艺术价值建构的态势、互动机制、发展路径,才能看清审美文化在市场机制、消费时代下的发展走向,面对市场参与过程中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我们才能从容的接受挑战。

3.新消费形成的消费新业态的冲击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新型消费快速形成,展示出基于数字化的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特征,特别是疫情影响下这一趋势特征尤为显著。这也造就了数字文化新经济的发展背景。具体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型,催生出文化经济消费形态的多样性生态;数字化新基建和基于数字化设施产生的数字化服务场景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数字化与新基础设施的新的业态正在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智能终端的快速迭代等科技融合的创新发展有效推动了文化经济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数字化场景的建构探索,特别是数字化场景的缺失正在造成数字化场景碎片化、离散化,成为文化新经济数字化发展的阻碍。

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从四方面提出15项具体举措,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指引。消费新业态的不断生发必然造成大众消费和审美需求的转变,产生出新的审美形态,从而影响新的审美文化系统的建构和生态完整。关注新业态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一是平台形态的转型;二是数字化场景的建构,特别是数字化消费场景的建构;三是新基础设施;四是新业态的生发;五是数字化生态的发育。评价其发展效果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及时响应消费形态的快速变化,是不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与释放了文化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的潜在需求[2]

4.新科技融合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冲击

随着新科技与文化的日益融合,文艺创作的边界和空间在不断延伸。科技发展带来的传播媒介的革新,也使得当前的文艺创作和审美发展愈发个性化、多元化。通过视觉信息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二维到三维至多维,从实体展示到虚拟现实的不断更新,在各类高新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文化的传播力、创造力、融合力得到空前的提升,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与之对应的审美方式不断生发,形成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不断转型升级,并由此催生新的审美文化不断转变。“新科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生物科技、万物互联等一系列技术。在当下我们强调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特别是要关注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资源、市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这是发展中的一大战略趋势。

5.艺术资源的特质为艺术业态价值判断带来的冲击

事实上,艺术资源同常规的物理资源有很大区别,艺术资源的复杂特性也为艺术价值的生成和判断带来很大的挑战。艺术资源的特性突出表现在它的非标性,很难以常规的、标准化的方式进行计量测算。而且多元文化价值观视野下,每一种文化资源的认知、评估、定价都有很大区别,甚至每一个个体对于文化资源的认知和价值判断也会出现很大的分歧。艺术资源价值本身的价值构成体系也决定了我们无法用传统的资源认知判定方式和手段来界定它。从艺术资源的价值构成来看,其具体可分为物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几个层面,是一个多元复合的价值体系,我国的艺术品价值体系尚在建构完善中,价值评判标准仍待明确,各类关于艺术资源的开发及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因此,以艺术资源为基础展开的各类艺术业态创新实践的价值判断也具备相当难度,我们不能把它放在某一个单一的价值维度中去评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类艺术业态的创新实践中,我们应明确其核心需要围绕和回到艺术资源的价值发现上来。

6.数字化新形态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当下,国内文化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背景就是数字化,它已经开启了文化经济数字化未来发展的大幕。表现在:一是消费结构在快速转型,文化经济消费形态的丰富多样性生态正在形成过程中,基于数字化的消费场景在快速建构。二是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的建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新的基础设施产生了新的数字化服务场景,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文化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三是基于数字化与新基础设施的新业态正在形成。四是科技融合的发展进步推动了文化经济数字化发展的进程。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智能终端的快速迭代,使得数字化趋势成为可能;五是数字化场景的建构需要探索,是一个过程,特别是数字化场景的缺失正在造成数字化场景碎片化、离散化,成为了文化新经济数字化发展中的一些障碍。与传统审美相比,基于数字化新技术应用的审美新形态在文化的生产、传播、感受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新的审美形态与商业消费、数字技术、时尚娱乐、个性猎奇等因素交织融合,审美的形态边界随着技术的创新不断突破扩展,数字技术的介入为审美受众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参与可能,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更为积极多样的互动性、参与性。特别是在疫情影响的环境背景下,文化与科技加速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与焦点,数字文化产业的规模、范围、效益显著增长,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化已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生活最为普遍的行为方式和最为显著的发展特征。

7.多样化、多样态、多元化的文化新消费的发展取向已经对审美文化的系统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生态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从当前来看,中国审美文化对于文化的生存性及其异化表现出了敏锐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对于现实文化中所出现的生存异化,生存的技术化、工具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概念化、僵化现象,都已经有了深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审美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当代现实是:非审美文化日益流行、日益普及的时代,技术的强势介入,导致生存本源的迷失,文化生存环境恶化,使文化价值与精神出现了游离,快餐化文化代用品大行其道。多元文化价值观下,各类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加剧,大众参与文化体系建构的行为日趋广泛深入,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复杂多样。文化认知、审美经验、审美形态、体验方式等层面经历不断的异变与重构,催生出多样化、多样态、多元化的文化新消费,造成了当代审美文化发展与系统完整性的文化生态构成日渐疏离。

(二)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显现九大战略态势

1.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都市化态势

审美发展的都市化是以都市化成为当代主要的生存模式为前提呈现出的发展特征,都市也折射出了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真实图景。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中,都市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化领域和经济社会范畴,由此大众的审美经验、审美意识、审美对象、审美场景、审美活动及体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不同于传统审美,在审美的都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以都市生活图景作为主要审美对象,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固有的定义和创作形式的边界被不断打破,出现了跨学科、跨媒介的创作作品。都市化审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个体生存价值的自我认同,在都市生活中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物化的社会生活,即社会秩序和生存方式,另一方面又对自身的物化持警惕性态度,即保持自我独特性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认同。因此都市化审美总是呈现出求新求变和个性化的发展特征,个体通过对于信息的不断吸收整合,渴望以审美行为建构出独特的个人标签,同时获得认同与满足感。

2.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时尚化态势

都市化不等同于时尚化。时尚作为当下社会文化生活中一种显著的形态特征,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价值观念,在深层次上影响和塑造着当代人的生存样态。时尚审美往往伴随流行文化,体现着大众文化的内在活力。时尚的内容边界拓展表现在以下三个层次:装饰类时尚,如一般生活中的各类物质媒介;休闲类时尚,人们的休闲娱乐行为;艺术类时尚,人们广泛参与的各类艺术及审美活动[3]。对于时尚的追求成为当代人极具标志性的生存方式。时尚的不断扩展离不开日常生活中各类物质媒介的流行与使用,依赖于日常生活物品和生活行为的审美化转变。审美时尚的流行既有可能是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表达,又有可能是一种片面化、短暂性的潮流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选择。

3.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快餐化态势

当代社会商业化、信息化的急速发展,造就了审美文化发展的快餐化态势。文化与审美的快餐化日益加剧与当代生活追求的高效率、快节奏特性紧密相关。审美文化快餐化实际上是在消费主义的环境下对于文化的一种平面化解构,这种热衷于表层的解构极易造成审美的浅薄化。多数情况下快餐化的文化和文化产品是一种孤立的存在状态,它割裂了文化的连续性,抛弃了过往文化中的历史、经典和传统因素,历史和经典中的永恒价值被消解在当代实用性的审美过程中,那些曾经震撼心灵的力量和精神内涵转而变成了瞬间即逝的图像、文字或以其他方式表达出的信息片段,被佩戴上符合市场的消费符号、标志,然后成为了“用后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品。实用主义即是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之一,它的消费性、娱乐性、市场导向无不显示着实用精神,文化的终极价值内涵被掩盖,与当下消费和娱乐产生的快感满足相比,那抽象的终极价值显得过于遥远,远在纷繁的物质世界之外。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并全面渗入文化领域造成了审美文化的平面化、浅薄化倾向。人的生活方式被不断重塑,价值被不断重估,生活节奏愈发加速,生活视野随着知识信息的灌注被无限扩展。当代人的生活也在不断的外化,关注周遭的一切流变,无止尽的猎奇和寻找新的刺激,但简单的知识碎片累积和不间断的信息流量根本无法使人获得稳定的文化根基,反而会造成主观意识思维习惯的偏激和狭隘,以及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产生的焦虑感。快餐文化的二次解构逐渐代替了人们对于知识信息本质的艰苦求索,“愈来愈不容易区别出真正的事物与传闻的事物,直到最后,大多数人都忘记这种区分的存在。工业技术的成功,为这个时期造成了一套纯靠外物的生活方式。至于这些外象背后的东西——独特而整体的人类自身——则衰退成一个影子或幽魂。”[4]而这种停留在表层的审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文化中所内涵的真、善、美等终极价值。

4.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碎片化态势

碎片化是信息时代下的一个必然趋势,人们习惯于技术革新带来的快捷、高效、简易的信息接受方式,通过每时每刻不间断的信息推送和阅览,将知识和信息的表层化现象理解认同为知识信息的内涵与真理,思维上逐渐产生对于快速碎片化信息的依赖性而逐渐弱化独立思辨的意识能力。碎片化的视觉信息传播突出表现在图像的滥用,大众所建构起的真实图景是由无数碎片化、符号化的图像拼贴而成,伴随这些视觉碎片,审美也发生了畸变。缺乏了传统审美中的静思、观照、凝视,甚至是想象力,逐渐割裂了“美与神圣”的关联。传统的沉思性审美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感受性的审美猎奇,以及由此获得的短暂即时的快感满足,一切还原成为感觉碎片,精神性中心的虚无以及对这种虚无的当代认同加剧了审美文化的非精神化。碎片化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流行的传播方式,更加是当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一种显著特质,从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到自媒体、短视频等,大量的信息被拆解、简化,导致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不全面、不完整,甚至逻辑混乱的内容,繁杂海量的信息流会掩盖掉原本内容的真实内涵和文化深度。

5.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便捷化态势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为当代大众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美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各类新科技应用和数字技术深度介入到审美文化发展与建构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为:文化内容创作的便捷化,文化传播过程的便捷化,信息接受行为习惯的便捷化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便捷化、多样化。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高度依赖互联网的信息生产能力,信息传播效率的飞速变化催生出巨量的内容生产和高涨的消费需求,不仅是文化内涵,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也被大量简化解构为具有消费功能价值的信息产品。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表现出极大的便捷化和自由性,信息接受和选择愈发碎片化、浅薄化,生存体验和文化反思能力被移动网络信息生产和消费逐渐弱化。面对审美文化的便捷化发展,需要我们关注到当前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能力的现实表现以及文化消费时代的生活实践对于人的生存意义、价值感受的影响。

6.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智能化态势

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介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正在促使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超现实的虚拟技术在视觉传播和审美体验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虚拟现实和自然现实的边界日益模糊。在智能化时代同时也是虚拟时代中,传统的审美观照、过程、经验发生了迁移,由VR技术所营造的审美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美学观念中人与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并建构出新的虚拟文化和相应的审美范式。从新时期的文化产业发展来看,审美文化的传统模式正逐渐向智能化的创新模式转变。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拓展的影响下,人们面临社会关系的重置,以及生存经验的颠覆式革新,在交流方式、信息的接受与传播、文化的创新与体验等方面必然发生重大改变。相较于传统审美,智能化的虚拟世界代替了现实物质世界,审美活动更为关注身体感官的愉悦和身临其境的参与体验。

7.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个性化态势

个性化是当前审美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与消费社会相伴,信息技术和新型传媒体系不断催生出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并促使文化生产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新时期文化的生产与创新不同于传统组织化的生产模式,个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化主体、文化生产和文化结构等方面的改变。首先,文化主体逐渐多元化,主体的层次结构和范围呈现出广泛多样化特征,各类个体和群体组织得以成为文化生产的创作者和组织者,这也就导致了文化创造形式样貌的多样化。其次,文化生产逐渐去中心化,在新的技术背景和传播语境下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交互性增强,大众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生产者,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引导出新的文化生产和产业业态的创新。文化结构日趋扁平化,扁平化的结构转变为文化生产的个性化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个性化的持续增强也加剧了文化结构的扁平化。当前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文化需求,其更多指向个人价值的实现、身份认同和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具体表现为对于生活品质的高要求,生活美学的崇尚,符号性的消费活动,小众化、个性化的审美需要等。未来大众文化消费会愈发层次化、对象化,个性化特质会成为审美文化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志。

8.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数字化态势

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进步紧密相关,我们正身处数字信息时代,数字化是当前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和基础条件。数字化新技术应用广泛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重塑了文化的认知经验,审美的能力建构、感知和体验方式。因此,在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大众对于审美文化与科技技术的需求持续加强,与传统审美相比,基于数字技术的审美新形态在文化生产创造、传播扩展、信息接受等层面展现出极具特点的创新表达;如审美视觉表现的数字化增强,创作过程的数字技术介入与广泛应用,虚拟技术的沉浸式体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普及,数据开发、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与融合等都在极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着审美文化的发展。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技术与审美的融和创新,将催生出更多的文化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

9.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场景化态势

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深刻的改变了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由传统的非介入式审美转变为介入式审美。“数字时代的沉浸式艺术及其被体验都是人类生活习性和审美需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5]。今天所提到的场景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场景,更表现在由新技术媒介创设出的数字化信息场景。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信息传递效果形成的震撼力远远超越传统的信息媒介,相比于文字的静态化展示和传播形式,新技术手段VRARMR等具备更为直观有效的感官体验。随着当代信息传播交流的高速率和广泛需求,图像视频语言逐渐替代文字成为社会交往中的主要语言形式,视觉化已经渗入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场景就是更为复杂化、立体化、多元化的视觉语言表达形式。由场景化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和多维度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传统文化发展与时代融创中的不足,打破了审美知识经验、地域空间环境等传统观念中制约审美的限制因素,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审美体验方式,以及身临其境、情景交融的审美感受。在信息时代下场景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更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

大湾区为什么需要构建新型审美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需要建构审美文化体系及生态?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发展地位、发展机遇及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决定的。概括来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的需要

发展从其本质取向上讲,其终极含义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全面发展,是一个真善美的统一过程,这也是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向,是追求发展的初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向上又充满发展活力的审美文化来支撑保障,我们就难以有效保证这一战略指向的准确性与持续性。对这个问题,越是发展,越是快速发展,越是发展的格局与局面复杂化,就越要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二)战略的需要

大湾区首先是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是中国最大的都市群,承载着中国经济在两个一百年交际之时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沿实践与探索的历史使命,如何在经济多元化、科技化、文化艺术化等新的消费形态发展中,更加重视把握软实力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快转换新资源、新经济、新赛道,充分发挥新经济,特别是文化新经济的加速效用,全面提升新经济的战略地位与新动能的发挥,保持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与强化发展战略定力,离不开审美文化的支撑融合。

(三)精神培育的需要

大湾区不仅仅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先导区,更是先进文化的实验示范区。历史一再证明,一个没有文化精神与区域精神特征的区域,即使其经济与科技再发展,也是缺失灵魂与发展方向的区域,是没有前途的,难以持续,更难走远。所以,建构新型的大湾区审美文化,就是更好地培育与建构大湾区精神及其文化精神,为大湾区的持续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产业发展的需要

文化与新科技融合与跨界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战略趋势。大湾区作为文化先导与经济科技聚焦区,产业创新发展活跃度高,创新能力强。特别是对于文化新经济这一新业态的发展,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文化新经济是一个有灵魂有立场的经济形态,其发展离不开健康向上又充满活力的审美文化的沃土与基础。

(五)生态发育的需要

大湾区的形成是根据国家大战略进行区域整合的一个结果。大湾区所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多元且结构丰富的经济结构、不同的科技发展状态和发展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等现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湾区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整体效应,如何进行整体系统化的发展进程。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首先就是需要建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与体系,比如说经济生态、科技生态、教育生态、文化生态等等。其中,最为重要或者最为基础的就是要建构健康、充满活力又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而在文化生态的建构过程中,审美文化的建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在众多生态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引领作用。所以说,建构这样的审美文化生态,是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大湾区审美文化的价值趣向

建构与培育新时期的审美文化,价值取向的认知与把握是关键,是审美文化建构的核心与导向。为此,在研究与分析构建大湾区审美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明晰大湾区审美文化的价值趣向是基础与前提。

(一)融合开放,多元一体的价值取向

 

粤港澳大湾区审美文化的建设需要形成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岭南文化为主线、融合开放、多元一体的文化生态。这就需要我们着重关注大湾区的区域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优势。首先,要在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现实条件下实现区域的协调统筹、互助共赢发展是极具挑战性的。这要求大湾区在发展中必须重视形成文化共识,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资源优势,同时这也是应对国际竞争与实现不同文化间交流、融合的前提条件。岭南文化本身的开放性、多样性特征,也为繁荣大湾区文化事业提供了天然优势,大湾区文化生态建设应以传统文化优势为支撑,将包容开放的多样化优势转化为创新创造的竞争力优势。另外,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要寻求一体中的多样化、个性化表达。特别是大湾区城市群的文化发展建设中,要强调不同的城市文化精神面貌,取长补短,协力同行,培育有利于现代文化交流和大众创新意识的氛围环境,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的人文精神内涵。

(二)传承优秀文化,塑造人文精神的价值趣向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战略资源。”强调传统文化是一种战略资源。这意味着,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物质财富,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发展资源,所以这种资源非常具有战略性。大湾区作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其文化软实力是未来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在地域上紧密相连,具备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广泛的历史情感认同,应继续以岭南文化传统为重点,文化根脉为基础,发挥好文化在交流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扩大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大湾区地域范围内,特别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和青年群体间的影响力、表现力,塑造出新时代独具中国气韵和特色的人文精神风貌。

(三)推动与支撑大湾区守正创新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战略发展的价值趣向

粤港澳三地历史文化同源,交流日趋深入,关系日益紧密。推动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融合、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形成文化共识和身份认同,而这有赖于大湾区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价值,持续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特别是要努力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性的转化与创新适应满足当下城市精神文化生活及消费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需求。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把握住时代脉搏和发展潮流;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根植于时代生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时代性表达。

(四)建构适宜于新科技融合发展及新业态快速生发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价值趣向

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背景和特征表现,我们亟需通过建构起新的发展理念,扩展新的发展视野,提供新的发展方式,来应对现实中存在的挑战与机遇,重视发挥文化的先导和引领作用。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和要素互补性极强,强调文化与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文化资源优势,将多样丰富的资源转化为具有创新性的现实生产力。推动大湾区文化资源与科技、制造、商业、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加速打造大湾区文化产业圈,持续促进新兴产业及新业态的生发。

(五)建构平台化交流机制,推进形成文化共识的价值趣向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仅肩负了在新时期推动高质量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时为新时期中国城市文明建设,文化生态发展创新提供开拓性、示范性路径经验。因此,如何打破空间地域、政治结构、经济模式、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的现实壁垒,使三地真正形成区位一体化协同发展,实现全面深入的对接与融合,就成为了大湾区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时代课题。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对话交流机制,及时分享粤港澳三地的发展新诉求、新问题和新举措,促进三地政府、业界、智库的常态化、全方位合作交流。大湾区最为重要的文化使命之一就是要着力构建一种多元价值观念下的文化认同,通过深化交流对话与合作机制,探索形成文化共识,能够建立起区域间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利益、共识推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平台,不仅可以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传承与保护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产业优势,同时还能够增加大湾区综合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城市间的价值认同,真正做到优势资源互补下的产业协作与社会融合。

(六)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价值趣向

文化自信能够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更深刻、更持久的前进力量。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传承的历史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保障。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使其焕发时代光彩。这就需要国家从教育及政策层面进行支持引导,形成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积极的社会氛围;同时鼓励文化创新,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思维和文化传播形态结构的创新。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口号,它需要强大的现实支撑,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繁荣是实现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现实保障。新时期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律,从根本上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基于文化能力建设的新型传播媒介与体系,建构走出去的全球化方案的的价值趣向

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要显示出对于人文、生态、历史等各方面的深切关怀,要有构建文化共识的使命意识。在大湾区范围内建构全新的文化交流和创新模式,更重要的是建立适应新时代国际竞争的新型文化传播体系,特别是通过对于新型传播媒介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消费与文化“走出去”的关系问题非常重要。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靠大众教育的传递、灌输和传播,而是要更加注重与经济融合发展中的消费、市场、产业链等因素,增强优秀文化的传播与表现力。  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无论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问题,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在面向全球化的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其他先进文化体的创新和传播经验,同时也必须要注意本土化的利益。因为文化与经济融合不仅仅是经济形态的问题,还有一个文化立场的问题。全球化更多地是强调视野问题,而本土化则更多地是强调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利益的平衡和利益着力点的问题。

 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竞争意识,大湾区城市群不仅仅作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文化新经济发展的最为活跃的领域,更是构建新时期文化生态系统的“桥头堡”。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应该成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融合的前沿与突破口。

大湾区审美文化体系及其生态培育

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发展。可以说,没有与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时代文化,就不可能出现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发展的新格局。而与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时代文化建设,审美文化体系及其生态培育是重要的保证。

(一)粤港澳大湾区审美文化体系及其生态培育要有明晰的指导思想、路径与抓手,即就是要搞好战略研究与顶层设计

特别是大湾区文化内涵、文化目标定位、文化精神、文化形象等的研究究等.面临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环境,越来越多元化的审美文化,以及越来越扁平化的组织体制及快捷的传播途径,我们要基于文化精神这一核心,发展大湾区审美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今天,世俗化与都市化已成为一种难以阻挡的潮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世俗化并不是庸俗化,都市化也不能等同于时尚化,更不是那些几乎是陷入玩闹泥潭的“出新”。当然,审美文化所传承的文化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说教,在不同的时代大背景中,文化精神闪烁着不同的时代光彩。

(二)我们说要建构大湾区的审美文化生态,并不是说审美文化的发展是自发的,可以野蛮生长,这是对生态的一个错误的理解

我们所说的生态,它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是系统性,也就是说完整性,任何生态,它都是系统和完整的;二是生态需要多样性的来支撑其生命力和发展。所以,系统性与多样性是生态的一个基本的发展的根基。但是生态一旦建构完成,它有自己的层次性与主导性,主要体现在生态化发展的机制和生态链的不同层次。不同的这个发展的有限的程度,也就是说在生态的发展过程中,它有主导性的生态链,所以说我们在建构大湾区审美文化生态的时候,我们就要积极的、努力的运用主导性生态链的作用来推进。通过生态化机制培育主导性生态链的方式来引导与建构大湾区审美文化生态,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或者是粗暴强制性学习教育等灌输性手段来实施。

(三)围绕文化资源创造、活化、融合与转化,探寻大湾区审美文化建设的方案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灵魂标识,是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象征。大湾区已逐渐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和文化创造力的中心聚集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创新环境优越。要把握住这一优势,充分建构起大湾区先进独特的文化生态体系,关键就在于做好围绕文化资源的创造、活化、融合与转化。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源的创造与创造性发展;二是资源挖掘推动资源系统化;三是资源活化推进资源融合。而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最终会推进建构形成系统化资源的新形态。大湾区的审美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在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化认识与发掘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解构与创新,特别是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产业的融合,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

(四)围绕建立敢为人先的区域文化精神与城市精神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大湾区审美文化生态与体系建设吸引力和感召力

粤港澳区域内文化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形态多样、社会结构复杂,以岭南文化为基础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特征显著,同时因地域、历史等因素形成的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碰撞,以及近代以来形成的外来文化交融衍生的港澳现代都市流行文化都为这片区域的文化体系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特性。也正是这一独特的文化属性,成为了大湾区践行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区域文化精神与城市精神的基础性优势。打造人文湾区离不开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精神和人文生态环境,重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形成连续性、系统性的文化脉络,提炼出真正的文化精神内涵。从文化资源最丰富,文化结构最复杂多样,创新意识和需求最为集中的城市空间为突破口,激活文化魅力,提升先进文化的辐射效应,塑造独特的湾区审美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承载新时代赋予大湾区的新使命这个中心,进一步做强做大大湾区审美文化生态及其体系建设的“平台”效应

重视拓展全球化视野和竞争意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以大湾区区域文化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为基础,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文化在湾区内的传承创新、交流碰撞、融合互鉴,搭建起一个充分承担吸引人类多元文化、先进文化交融汇聚,共享繁荣的新平台。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共享、共荣意识,拥有与其他先进文化交流共存的能力与自信。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平台,这涉及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能力问题。大湾区的国际间交流与文化融合日益紧密深化,其发展价值提升应该伴随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的增强。

 

(六)要进一步的培育并建构基于先进文化、新科技融合发展与高素质人才聚集等形成的先进生产力状态相适配的新时代审美文化生态与体系。这是大湾区不断走创新发展、守正创新和引领示范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性举措

把大湾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的示范性区域,需要把握住湾区的特色优势,培育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文化生态与体系建设,立足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升级,为区域内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动力和人文环境。人文湾区的建设有赖于持续不断的人才引进与交流机制建设,湾区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要基于协同发展理念,创新人才治理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聚集,发挥好平台优势,提升优势互补效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高地建设。文化生态的建设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基于发展共识、价值共识的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利用大湾区的文化资源优势,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打破现实壁垒,在开放交流的机遇与环境中塑造文化共识与文化自信,使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包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真实实现全面协调高效的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e029056a2700324ea67ca9092c7aa411.jpg

(本文系西沐于2021116日在广东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作者信息

1、西沐 ,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通讯作者:路昕,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艺术金融博士课程班成员,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艺术系,讲师。

 

参考文献:

[1] 西沐:高原意识 审美文化的一种发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3668719754726517

 

[2] 西沐:新时代中国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

https://www.yiloo.cn/8692.html

[3] 刘清平:《简论时尚美与时尚美学》,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 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p30

[5] 江凌:《论5G时代数字技术场景中的沉浸式艺术》,《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