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展览时代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10/18 19:23:28 文章录入:admin |
|
已经持续了六年的“北京风韵”展览系列,于2008年结束。它的最大特点是有严密的策划、精心的选题、周密的组织。随着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作为历史回顾的“北京风韵”系列展中的作品,勾连了人们对于这一持续六年展览的回忆。毫无疑问,这样一个持续了六年而且是前后连贯、首尾相应的专题展览,在国内展览现状中是少见的。虽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连续性的展览,但是,展览本身的学术连续性并没有像“北京风韵”这个展览表现得那么突出。在“北京风韵”的标题下,园林胜境,故都寻梦,名胜巡礼,城池漫游,山水情韵,古都新貌——这六个专题所表现的不同的主题内容,将北京的风韵呈现在当代社会的视野之中。
“北京风韵”从一开始出现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为它的作者并没有局限在北京,同时还邀请了北京以外的很多画家参与创作。对于这样一个主题性的展览能够持续六年,能够保持不变的品格,能够保持它一以贯之的对于学术的追求,这是该展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它摒弃了当下社会中浮躁的风气,使学术进入到展览之中,使一个展览成为一个品牌,成为能够持续发展,成为能够反映地方文化和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并切实地为北京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服务。 作品的学术含量和艺术质量是保证这个展览成功的一个关键。所以,“北京风韵”系列展中所出现的大批表现北京历史人文的作品,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组织的专门创作,这一专门创作既考虑到文脉的延续和传承,又面对当今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还针对当下的文化问题。纵观这一主题展中不同主题的不同作品,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北京,看到以当代笔墨、色彩表现出的新时代的缤纷和灿烂。不同的个人风格,不同的表现方式,集中在一个主题之下,集中在一个展览之中,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因为在主题创作逐渐衰微的今天,人们对于主题创作的期待并没有衰微,相反是期待更高。今天的时代要想积淀反映这个时代文化的成果,一定需要一些能够反映时代的创作,而这些创作的力度如何,是否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将成为衡量一个时代文化成就的标杆。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一个展览的时代,举国上下的展览之多已经难以统计,而与之相应的展览影响力正随着数量的增多而逐渐下降。因此,如何在众多的展览中鹤立鸡群,最大程度地发挥展览的社会效能,以学术的力量来提高展览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在人人都是艺术家和人人都是策展人的当代社会现实中,“北京风韵”系列展中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一个个案。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代主题性创作的现实状况和现实作为,以及它所存在的不足。而通过这个展览的经验,则可以认识到当代美术展览策展中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学术思路与学术贡献,作品构成与作品质量,展览形态与展览规模——这些都可以从“北京风韵”系列展中找到成功的经验。 (美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