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马未都复郭庆祥:我不靠卖藏品经营博物馆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10/22 14:04:35 文章录入:admin |
|
斗转星移,没有人能预测30年前一个和捡破烂差不多的行当现在能在全民中间掀起这样高的热潮,然而,对收藏的痴迷却把一位草根学者推上了国内收藏“第一人”的宝座,这个人就是马未都。 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马未都娓娓道来,50多个讲座从2008年一直延续到2009年年初,博杂的内容、幽默的风格让越来越多的人都成了他的粉丝——“马扎”。谈起他所创办的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马未都颇为自负,他自认观复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盈亏平衡的博物馆,而且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做私人博物馆求名不求利 记者:你曾是一位成功的影视编剧,但正“红得发紫”的时候,却急流勇退干起了收藏,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说你很聪明,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头,能说说转行的原因吗? 马未都:在上世纪80年代,我和王朔等朋友组建了“海马影视工作室”,参与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的创作。毕竟,在那个年代,国内的电视剧产量少,任何一部连续剧都能在收视上掀起持续的热潮,当年热播的电视剧《渴望》万人空巷,现在来看,情节也很普通。 尽管我在电视剧编剧上很成功,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转行,有三点原因。 首先,影视创作的不规律生活让我感到不习惯;其次,这种工作要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交际面非常杂,这我也不喜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发现收藏这行底蕴很深,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这种有挑战的东西对我很有吸引力。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经营博物馆的念头?现在观复博物馆能实现盈利吗? 马未都:上世纪80年代,鼓捣文物收藏的人极少,很便宜的价钱就能“淘”到好东西,这也给了我最好的机会,让我低价买到了不少珍贵的藏品。 收藏的东西多了,我渐渐产生一个愿望,就是能不能自己开个用来展览的博物馆?我递交了申请,最终让观复博物馆在1996年获批成为首批营运的民营博物馆。 2008年,也就是开业后的第11年,我们第一次实现了盈亏平衡,这让我感到博物馆可以一直这样做下去,即便我不在了,把它交给社会,它仍然能生存。 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公的私的加在一块,总数大概7000家左右,而其中能实现盈利的可能就是我们这一家。 记者:私人博物馆自负盈亏,能够赢利,也算是一个企业了,你怎么看你的企业家身份?成名之后是否获得了很多新的资源,被你用作商业扩张?比如在杭州开的分馆,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观复博物馆。 马未都:虽然我经营着一个博物馆,有成本有收入,但是我觉得我根本不是一个企业家,我经营博物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传播文化。 作为收藏爱好者,我觉得自己也就算是一座桥吧,在大众和古代艺术品之间的一座桥梁。 对于成名,不谦虚地说,我是有免疫力的。从上世纪80年代,我已经在文学和影视圈非常有名了,名气比现在也不差。 人活着要么为名,要么为利。我已经过了求利的阶段,做私人博物馆不为利,就图名。是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把它做好,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和名望。 观复靠无形资产经营 记者:私人博物馆传承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刚才你提到了假使你不在了,它仍然能生存,你会出售收藏品吗?如果出售,会选择哪些藏品? 马未都:虽然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方设法经营博物馆,但是却没有卖过藏品,因为我认为,一旦靠经营藏品为生,那博物馆就不纯粹了。 当然,一件展品也不出售似乎有点儿绝对,我也游历了欧洲众多著名博物馆。这些国外著名的博物馆,每年大约有2%左右的藏品被淘汰,淘汰的目的只是为了腾出空地,以便引入更有价值的藏品,同时能有更多精力收藏最好的珍品。 我想,以后也建立这样的制度,不靠人,而是靠制度每年淘汰出售一点儿藏品,大约也是可行的,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 记者:不出售藏品,观复博物馆怎样经营,靠什么赢利?毕竟收藏是非常昂贵的行为,而且博物馆的日常维护费用也很高。 马未都:收入大致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门票收入和一些赞助,参观观复博物馆的门票50元一张,每一个买票参观的人,都可被视为赞助者;其次是提供服务换回的报酬,因为观复博物馆的名气,许多人找我学习收藏知识,或者希望我们能为他们的藏品提供鉴定,出具证明,这部分服务是收费的;还有一些人,看中了博物馆的特殊气氛,要在博物馆租场地搞活动,这些都可以进行收费服务;再次就是出售有关商品,这些商品并不是展品,而是由展品衍生而来的服装、装饰品、书籍等,比如按照馆内瓷器花瓶图案设计的服装,这样的商品遇到大公司搞活动,往往一订就是上千套,商品上都打上“观复”的标识。 我是想靠“观复”这个品牌来开发商品,我不靠有形资产挣钱,我想靠无形资产经营。 记者:你经营观复博物馆算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私人博物馆,距今已经12年了,这期间,凭你的观察和体验,中国的私人博物馆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历程? 马未都:从1996年建立到现在,观复基本上是5年一个阶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终于找到了一条路,再到知道以后该干什么了。 最早的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那5年,当时的背景是,国内还没有私人博物馆,人家都认为,办博物馆是国家的事,个人去“掺乎”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最终执照被批准。这5年是我的摸索期,当时经营博物馆,我其实算是在‘玩票’,没想好怎么继续下去,更没想到博物馆会越做越大。 第二个5年中,博物馆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这时,我看明白自己不是在经营一家私人博物馆,而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本该被重视,现在却被忽视的文化,我因此感到了自己在担负着一种责任,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沉重,不再像原来那样自由了,玩票的心态没有了。 现在,观复进入第三个5年,影响力与日俱增,事业也在扩张。观复博物馆杭州分馆、厦门分馆都已经开张,而且,北京的主馆正在计划迁入新馆,面积是现在的4倍,至于租金,已经有赞助者答应赞助。 至于中国的私人博物馆,我想也大致是这样一个历程。 文物像股票 记者:目前国内藏界有种买回外流国宝的冲动,还出了圆明园兽首举牌不付账的拍卖风波,你怎么看“国宝回流”? 马未都:上世纪80年代我就曾参加过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会,当时中国内地很少有人参加海外文物拍卖,我那时可能算是第一人。 现在,更多的人能够到海外参加拍卖,购回国宝,是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的表现。 我认为,国内文物能在国外拍卖行拍卖,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的文物无论在哪里展示都传递着中华文化的信息,能够被世界上的大拍卖行拍卖,就证明被世界认可。 所以对这个问题,不用那么执著。打个比方,一个民族的文物就像一只股票,不可能都是你一个人持有,如果流通股只有一个股东,就坏了。文物也是这样,它的重要作用是文化的展示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