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游历,自我深潜,找寻最纯粹的艺术——籍忠亮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9/5/10 18:00:27 文章录入:admin |
|
栏目简介:《艺术|人物》 旨在为翰墨千秋的优秀艺术家提供一个微窗口,展示艺术家的创作风采,邀请热爱艺术的你,与我们一同走近和熟悉我们的艺术圈“老友记”。 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如时光的留影机,写实如与本我对弈品茗,写意如梦影婆娑 亦真亦幻。
文人画之优雅神韵,来源于画中人物衣袂间的风,双鬓间的雪,及指尖的音符。往往一幅有意境神韵的文人画表现出的是作者内心的潇洒畅快。
然而,真正创作上的惬意,还需作者自己去找寻。 本周的艺术人物将为您介绍追寻纯粹艺术的籍忠亮大师。 籍忠亮 ★ 艺术家简介: 籍忠亮,自由职业艺术家,自由派新文人画家,号“自由笔”。主功水墨人物画,兼长其他。 九十年代享誉粤港台及东南亚,游艺于大陆及东南亚三十年。 本世纪客居广东,潜心艺术创作、教育及理论研究。 社会影响力: 有多幅作品具较大社会影响力,如《历史的握手》、《重托》、《万类霜天竟自由》及《共和之魂》等。作品受到台湾张学良、陈立夫等国民党元老的喜爱和收藏。同时也倍受东南亚高层政要、皇室贵族以及国内外学者名流、收藏大家所推崇。 部分作品先后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等永久收藏。 2005年,受到时任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邀请及亲率众多国民党要员和元老参加的高规格接待,在台湾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的迎接籍忠亮及夫人的仪式和记者招待会盛况空前,一时轰动东南亚。 2007年客居广东时,被评为“广东省当代十大最具影响力书画名家”称号。 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 曾受到中国大陆党和国家领导人、东南亚各国及地区高层政要的接见,应邀在国内外高等学府讲学数十场。荣获国内外十余项艺术奖项和多种荣誉称号,受聘担任国内外多家高等学府的客座教授和讲师。 出版物 出版有《籍忠亮作品集》、《籍忠亮诗书画集》、《畅惬以抒怀——籍忠亮水墨作品集》、《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选粹——籍忠亮》等专著十余部。此外,籍忠亮老师还先后发表了超过三十万字的绘画理论文章。 1963年,他出生在北京西城区的史家胡同,这是个充满官学贵气的地方。 两岁时搬迁到建国门内泡子河胡同,这里位于古观象台脚下,西便门古城墙内,真正的皇城根脚下。往北过几条巷子,就是东受禄街胡同,当时徐悲鸿大师的家就位于这条街16号。 儿时的籍忠亮恍惚记得有一次外出游野泳走错了路,路过这条胡同时无意间看到一户院门半开着,里面画有各种姿态的黑白马的画纸扔了满地,还有被踩坏了的画架子,一个衣服素旧的中年妇女头发散乱地站在院子中间,目光呆滞。这一幕在幼时的籍忠亮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是文革后期,红卫兵抄家还时有发生,那也许是他初识艺术道路上的坎坷和挫折。然而,这一幕却成为了梦想的催化剂。 八十年代,他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国企工作,放弃了四年专业院校所学的工艺美术装璜设计专业,毅然走上只身离京远游之路,开始行万里路,这是1986年的事。从这时开始,他便走出了一条"自由职业艺术家”的道路。 这一走,便走出了一条不可复制的人生传奇之路,籍忠亮大师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然是归于平静,无求不争,书画为乐,用挂在他家墙上的一幅黄慎所书对联来形容最贴切了,"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 尼采曾经说过: “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 苦行僧般的游历终化为滋养绘画创作的一杯酒,使籍忠亮老师的作品愈加呈现出一种于生活中沉淀下来的安静舒畅。他的作品温润祥和,没有世俗的浮躁。犹如身处世外桃源的创作一般,心无杂念,出神入化。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处事之风: “我一向厌烦人际繁庸之事的干扰,乃至我后来的不问世事、不予应酬、隐逸独步、潜心修艺,才有今天。” 正是他对于绘画的坚守,收获了今日的成就: 自2014年至2019年,连续5年荣登胡润艺术榜: 2014年排名第32位、 2016年排名第42位, 2017年胡润在世华人艺术家拍卖成交额排行榜名列第27位, 2018胡润艺术排行榜排名第35位, 2019胡润艺术排行榜排名第38位, 成为连续五年进入排行榜前百位的大师级艺术家。 1999年,以故中国书画鉴赏界泰斗当时已83岁高龄的杨仁凯老先生曾在口述的一篇题为《创造时代新风格》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评价籍忠亮:“记得前几年,读过一篇香港《新报》‘艺廊’介绍他的文章,以‘北国才子,当代唐寅’形容籍忠亮其人其艺,我觉得并不过份,就才艺而言,他更有其理性与悟性的独到之处。” 籍忠亮老师的作品讲究下笔直取,不打草稿。这是一般人物画画家所不能比的。他的作品从形态到神态很少有重复的。整幅作品注重意境,人物与意境融合。构图于梦境与真实之间,达到神似而不拘于形的境界。 对于他来讲,坚持艺术理想远比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要重要。在20多年居无定所的游历中,失败和挫折的经历丰富着他的艺术创造力,使他的创作逐渐趋近于一种“无我,如我,忘我”的境界。 他的创作在虚与实之间造就了一种入画般的境界。
细细观摩下,鉴赏者有一种入画入境之感,画中的一人,一物,一景似乎并非是静物而已。 那是置身画中,忘却了所处时空,不自主的追随画中人物的情绪,聆听他们谈话般“无我”; 是在画中听到了倾诉者的感叹或者是开解者的宽慰般的“如我” 也是如同入境的旁观者,因画中主角的感伤而感伤,因得到开解而释怀的“忘我”。 籍忠亮老师曾说: “真正的艺术来源于感动,一幅好的作品首先要能感动作者自己,才可以感动读者。” 为了找寻艺术中真实纯粹的感动,籍忠亮完成了他从热爱到为其付出一切去追寻探索的路,我想他从未后悔也不会后悔,因为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