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永玉与“酒鬼”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10/18 19:55:52  文章录入:admin

人们常爱说烟酒不分家,可别看黄永玉嘴上总叨着个大烟斗,是个无可救药的“烟民”,却并不饮酒。虽然他家中总备有不少好酒,但那是用来为嗜酒的朋友和来访的客人们助兴的。

发现黄永玉不喝酒时我很感惊讶,许久以来一直都想当然地以为“酒鬼”的“爸爸”必定好酒贪杯,哪想到居然滴酒不沾。

凡从北京乘火车去过长沙的人,想必在列车上都听过黄永玉与湖南名酒“酒鬼”的故事。

当年,趁黄永玉回到湘西老家之际,当地的轻工局局长邀请他到地方酒厂参观,希望能帮助想点振兴的办法。看到建在土坡上连个围墙都没有的酒厂,只有一个发酵坑和一口灶,简直就是个小作坊,黄永玉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出把力。离去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就能帮助你们!”

几天后,酒厂的干部拿到黄永玉为他们设计的酒瓶时甚觉疑惑:这哪里像用来装酒的?既不是清澈透明的玻璃瓶,又不是典雅光滑的细磁樽,不过是黄泥巴烧成的粗土陶,看上去粗粗拉拉的一点也不讲究。看到他们一个个不以为然的神情,大画家并没有恼,只淡淡地说:“你们回去若觉得好,就做一批出来,我拿到北京帮助推销;若觉得不好,就给我退回来,没有关系的。”

知道酒厂领导决定试一把,考虑到他们的经济状况,黄永玉又把自己设计“猴票”的稿酬分文没剩地捐献出来。三箱“湘泉”运到北京后,从未搞过推销的名画家一通紧忙活,又是往北京饭店送,又是请朋友品尝,很快就使原本1.7元一瓶无人问津的酒,以5元的价格旺销起来。甚至一些不喝酒的人也要凑热闹:“酒瓶本身就是工艺品,买来送朋友既解酒瘾又饱眼福,一举两得。”

“湘泉”的大获成功使酒厂领导尝到了包装的甜头,待黄永玉再次回乡时又找上门来求援。这次他的设计更奇特,一块麻袋布粗针大线缝成口袋,锯末中埋着一截水管子。这还不算,名字起得才叫邪乎,放着这个香、那个醇的不用,偏偏要叫个什么“酒鬼”,即使是嗜酒如命的人也不喜欢被称为“酒鬼”呀!

看着他们瞠目结舌的样子,黄永玉笑着说:“相信我一定好,酒的度数要比‘湘泉’高一些。别看烟鬼、色鬼都不好,酒鬼可是个有趣可爱的名字呢!”

不出他所料,“酒鬼”推出后一炮打响,很快就成为大江南北高档宴席上的宠儿,若不是价位所限,怕是要供不应求的。

尽管滴酒不沾,尽管出现过一些不愉快的事,但黄永玉依然痴心不改地与酒结缘。前些日子他又为家乡另一厂家设计了一套匠心独运的佳酿包装。无需品尝酒的香醇,一见那状若水滴的漂亮酒瓶、西周出土陶罐的别致造型,一听“春雨楼头”、“老行樽”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酒名,不胜酒力的我先就有了几分飘飘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