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文物收藏家李巍的拯救国宝之路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16  更新时间:2017/4/24 15:23:01  文章录入:admin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出土文物与民间流通以丰富领先世界。然而由于相对落后的保护政策,以及尚待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大量出土文物在国内得不到专业鉴定与市场认可,被以工艺品的方式海量贱卖到海外。中国的民间收藏家时常要与文物走私与流失赛跑,赶在他们之前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李巍就是民间藏家中的一位“捍卫者”。他早年出身行伍,曾任某大军区副局长,在部队期间多次立功受奖,他军旅生活的土地以佛教造像与石窟著称于世。李巍由此产生深厚兴趣。改革开放初期,文物盗卖流失严重。李巍致力于收藏与保护这些不为人知的国宝文物,以拯救与传扬传统文化。屈全绳将军称颂他“依法收藏文物与违法走私文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当一个爱国的收藏家把他的收藏目的融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目标之中时他就会为之奉献一切,包括人生不可重复的年华和只有一次的生命。”

    2009年4月8日正值六十年大庆之际,由著名民间收藏家李巍收藏的22尊明清珍品佛造像正式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明初宫廷官造“大明永乐年施”铜鎏金吉祥天母像是目前仅存世两件作品之一,堪称存世精品。另外两件“大明永乐年施”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明代铜鎏金橛金刚像为代表的这批铜佛造像均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艺术风格。全国政协孙家正副主席、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和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陪同文保专家冯其庸先生在主席台就坐,该捐赠得到新华网、人民网、CCTV国宝档案,中国新闻网等多家权威媒体进行报道。

 

图片说明:为保护多年藏品得以流传李巍自费出版佛像类书籍

   冯其庸先生对李巍的收藏评价极高,并推举李巍在北京房山藏经洞附近建立了一个金铜佛像博物馆,并推举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专家王家鹏研究員、沈卫荣教授根据李巍所藏文物,编辑出版了一册大型精美的汉英双语图集《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为研究藏传金铜佛像的艺术史家们提供极其丰富和宝贵的一手资料,并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图片说明:李巍向普陀山无偿捐赠500尊佛像

    2015年,李巍将五百多尊元、明、清金铜佛像和佛饰法器,一次性捐赠给普陀山佛教协会,将“大明永乐年施”思惟观音一尊及法器一件捐赠给舟山博物馆, 另捐赠一批珍贵佛像和佛教法器,将永久安奉于舟山市观音文化园内的观音圣坛,同年被授予“舟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2016年4月,李巍先生向吉林省博物院捐赠3尊元、明、清时期金铜佛像。 

   无需国家出一分钱,李巍自费收集、收藏国宝文物,尤其是佛教造像,三十多年如一日,并捐赠国家避免了文物海外流失,开创了国家和个人协作保护祖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典范。

    嫉妒者有之,诋毁者有之,然而李巍本着专业精神和爱国情怀,置之度外,也得到了来自学界与佛教界高僧大德的认可与赞誉,如學界泰斗季羨林先生,中央民族大学著名藏学家王尧教授,清华大学藏学权威沈卫荣教授与普陀山大和尚道慈等。

    2016年G20峰会期间,由浙江美术馆和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汉风藏韵——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在杭州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了由李巍提供的多年来收藏的118件珍贵藏品,大多是元、明、清时期宫廷颁赐给藏区各界僧俗领袖的重要礼品,也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和藏区之间往来沟通的重要纽带和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历史意义。一方面向公众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佛教造像的艺术魅力和汉藏文化交融的厚重沉淀,更是配合G20峰会向各国展现我国多元的宗教文化艺术与各民族源远流长的国家认同。然而却遭到诋毁,在未曾进行实物品鉴之下,网络散布消息宣称展品全部都是赝品,造成极恶劣影响,就此,李巍对几位涉嫌在网络上散布不实信息的发帖人进行名誉权起诉,以正视听。

图片说明:为维护民间藏家名誉,李巍展开侵权诉讼

    这也是国内首次民间藏家采用法律手段,公开维护名誉的民事案件,该案一审判决将于近日在浙江舟山开庭。    

原国家文物局法规司司长、中国文保基金社会文物保护协会主任彭常新说,"当前国家对民间收藏文物的行为在法律上面是有保护的,在政策上面也一直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追溯李巍先生一切所作所为完全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做他自己的事情,合理、合法,也合乎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