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生花草梦苏州:黄苗子艺术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图 )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6/16 3:24:01 文章录入:admin |
|
此次展览的名称"三生花草梦苏州",是黄苗子先生在看到苏州博物馆的邀请函后,脱口而出的一首龚自珍的诗句。 嘉宾参观"三生花草梦苏州--黄苗子艺术展" 新华网 左钢摄 原诗为"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是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一首凭吊苏州虎丘的诗中的一句,颇有情韵也颇耐人思。 近日,黄苗子特为展览新创作了两幅"三生花草梦苏州"作品,一幅彩墨,一幅书法。两幅作品将在展览时与观众见面。 黄苗子先生在作画(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提供) 黄苗子先生说,他早年与贝聿铭先生的父亲贝祖贻先生(曾任中央银行总裁)相识共事,此次能在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建筑艺术里办画展,感到很高兴。 黄苗子先生本名黄祖耀,1913年出生在广东中山一个既有深厚文化传统、又不乏革新思想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重要的教育家。"苗子"是他的笔名,来自于他的小名"猫仔"。 黄苗子幼年在香港读书,师从岭南书法名家邓尔雅。青年时,他用画笔投身抗战,寻求独立,在广州、重庆、上海等地从事艺文活动。他和夫人郁风的结合六十余年,他们和夏衍、吴祖光、丁聪等人风云际会。反右运动中,他被打成右派。文革中,与郁风同关在秦城监狱7载,却互不知情、阅遍苦厄。耳顺之年后,他将古篆字、 画像砖、 石刻瓦当等传统的文化艺术精华与绘画构成的形式感巧妙结合,独成一派"苗子体"书法。他还发表过美术史论文章百十万字,成为研究吴道子、八大山人等的学术权威。2004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越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的称号。 2007年4月,夫人郁风去世不久,中国美术馆为黄苗子郁风举办了"白头偕老之歌--黄苗子郁风艺术展"。2008年7月,黄苗子先生因病住院治疗,经过近一年的治疗,他顽强地抗争了疾病的侵蚀,多次度过了生命的难关。在他住院期间,由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广东美术馆、中山美术馆等机构先后为他举办了《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 黄苗子先生在医院中对友人说:"艺术之路艰苦甜蜜,亦惟自知及知音者知之耳",艺术是支撑其生命的支点,他一直在思考着艺术创作的问题。在得知苏州博物馆邀请其举办展览的消息后,他慨然应允,并表示要创作出新的作品。此次展览中融入彩墨的书法作品《杏花春雨江南》、《三生花草梦苏州》是他的最新作品。 黄苗子先生艺术涉猎广泛,对书法、水墨、漫画、艺术理论,以及诗歌散文均有精深的研究和创作,并且成果丰硕,这亦使他成为艺术界少有的全才。他的书画作品曾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内地展出,作品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方美术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 黄苗子先生一生交游广泛,学术丰盛。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走出的艺术大师,他将自己的学养和人生观融入艺术的创造和视觉体验之中,保持着长久而旺盛的自新能力。更为难得的是,先生一生风风雨雨,艺术作品中却少见苦难与哀愁,总是乐观、爽朗地笑对世界,把他的所思所想,用诙谐幽默和童真乐观述诸笔端,一派纯青之气跃然诗书画中。 纵观黄苗子先生的许多作品,用一种似绘画而非绘画的手法,对古老中国的文字进行了艺术性的诠释。八十年的追求和探索,使苗子先生这独有风貌、自成一体的"苗子体"书法,成为艺术界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黄苗子先生独具特色的书画作品是本次展览的重点之一:书法用笔,抽象而有力,横竖之中有"如柱般"的坚挺,撇捺之间有"如虹般"的蜿蜒,在抽象几何的笔画中加入中国古老文化的神秘和崇拜,字中透着画的视觉性,画中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引领观者进入"艺术、文化、生活"三者相结合的视觉空间,以求得思想上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