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开放思维求双赢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10/18 19:21:53  文章录入:admin

——在美术高考指导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思考

■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家素

  美术高考热是一种客观现象,有不少学校把它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片面地认为这只是文化学习差的同学考大学的一条途径。这就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即使美术高考指导变成一种单纯美术知识技能的简单训练,而很少研究其教学的艺术,又不注重学生包括思维品质在内的全面素养的提高,使美术高考指导游离于素质教育之外,也难怪近年来许多美术院校教师惊呼学生素质下降。如果立足于培养人才而非单纯升学指导,在美术高考指导中更多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我们就完全有希望达到美术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双赢,使学生终生收益。

  近年来由于美术高等院校的扩招,美术高考指导已经成为不少高中美术特色教育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纯美术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形成高中美术教育的又一种独特的现象。然而,这种美术特色教育如何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美术技能训练到底如何进行才有高效?美术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更好地发挥美术高考指导的教学功能,达到美术学习和文化学习双赢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应运而生。对于正处于美术高考热的美术教师来说,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有效教学的途径显得十分有价值。在指导学生美术高考的教学中有一件事始终印象深刻:

  我所任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入校上高一时学习成绩低下,他在已经习惯了的家长和老师的责备下,情绪低落,但唯有对动漫绘画情有独钟。素描、色彩一上手就有很大的进步。两年后以优异的专业高分名列美术统考前列,然而却引来文化课老师的叹息。大家普遍认为:这样好的专业成绩,可能要“浪费”。因为不少美术院校都有外语底分,一般在70分上下,而这位学生外语是“差中差”,平时测验成绩往往仅三、四十分。我也觉得很可惜,即与这位学生交流,重点是要以学习美术的认真态度和激情学好外语,要改变学习方法等等。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也是没底的,只是给他鼓鼓劲而已。谁知,三个月以后高考成绩揭晓,该同学以78分的成绩越过了外语底线,最后顺利地考入美术学院。文化课老师觉得十分诧异,分数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地“采访”他,这位同学回答:“你知道吗?我是用绘画的观察、思维方法复习外语的,简单地说,就是先整体,再局部,再整体调整……”这位老师听后瞠目结舌,他和我交流时,我却十分感动,同时引发我长时间的思考。

  这个案例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文化成绩不理想,单凭文化成绩考大学无望,所以才学美术的,谁知学了美术,文化成绩反而上升了。还有的家长总以为学了美术肯定要影响文化成绩,而结果恰恰相反,美术学习反而促进了文化学习。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反思一下,发现美术教育的功能远不止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技能、德育和审美,它在引导学生学习造型技术的同时,特别对初学者,还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学生一生所能受用的。而美术指导老师和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在教学中往往全神贯注地注重美术技能的教和学,很少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更没有考虑引导学生用美术学习的思维方法迁移到文化学习中去。文化课老师只看到美术学习占据文化学习的时间,未看到两者之间在思维能力培养上的共同点,从而造成学科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争抢。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即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和敏捷性。培育高品质的思维不仅是文化学习的任务,同样也是美术学习的任务之一。美术活动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外,对于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和逻辑性等这些思维品质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掘这种功能,有的放矢地调整美术训练方式,改革美术高考目前的纯知识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