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独特的意趣与神韵——读王家训的人物画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4/11/14 14:37:19 文章录入:admin |
|
王家训先生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注重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它与时俱进地展现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人物画是人们精神最完满的产物,画面透出的生活意趣就是精神家园的升华。中国人物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得最早,以后因为题材原因又分出历史人物写真、风俗画、仕女画。从技法上又分工笔人物画、写意人物画、泼墨人物、白描人物。慢慢发展,画家们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他们往往攫取一个永恒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准确生动地塑造出人物的历史形象。 尽将此景属闲身 52cm×100cm 纸本 2005年 王家训的绘画则深得个中三昧,他的一幅幅画面是在烦嚣的红尘中开辟出的一个个清静闲雅的世界,这世界里,于人、于情、于景一派和谐的天趣。以古人的情调来调和当代人的心态,以中国的古典情结举重若轻地叙写时代节奏的细腻,“尽精微、致广大”,以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来点润物质科技的发达文明。可见,王家训切入的格调是高雅别致的,他并不是一味闲情地铺写,而是在夸张、突兀、奇诡中叙述着“返朴归真”的话题。其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人文与道义的关怀让我们在一笑中悟得。凡事看开些,人间清趣何其多,我们要用心地去活着。 闲中逸气尚轩然 69cm×69cm 纸本 2014年 王家训沿着传统走来,顺时、顺情、顺性地精研画法与精神层面的表达。他用古人的心境来化解对当代现实的悟得,他是非常崇尚智慧的人,看他把各色人物的额头都夸张得大大的,无论老少、男女,而且都有着一种从不过分的平和表情。构图的场景有趣生动,寓意着一片鲜活。如何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背后的东西提取出来贯穿画面,则是靠王家训的天赋才情,因为他的视角总是如此独特。不是冷眼,而是勇于正面一切,他的画确乎有着很深的思想。从笔墨色彩上,他画面上有着古代大师的迹踪,又散发出强烈的当下性。而构图形式与布景上,用景的烘托让本来就传神的主题符号有了更广层面的意义,进入了道家的“物我两忘”境界,人物什么心情,景物就是什么色,造就了画面内容的丰实。看他的画时间久了,在乎的已是那种瞬间的情境,这里面有着感动的东西,显露着历史时空激荡下生命的原始不变的面目。 学而不厌数十载 34cm×34cm 纸本 2014年 王家训读的书确实很多,而且吃透了个中的道理,他更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敏度。如今,王家训在面对市场时的态度显得坦静,因为好的艺术品最终要被市场找上门来。再说,一味虔诚经营艺术的画者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是没有过多心思的。在中国画史上留下来的大师都是纯真质朴的仁者! 云霁月明疏影小 读书犹记十年前 138cm×69cm 纸本 2014年 艺术家介绍: 王家训,1958年生于江苏东台,号水夫。现任中国国画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