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文之极也——谈伏弘的画 陈传席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4/10/15 17:49:08  文章录入:admin

 

伏弘

我以前把中国的绘画划分为民间画、画家画和文人画三类,有人从价格上区分,又划分为商品画艺术品画两大类。但若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去看,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实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然而艺术品画的实用价值是供人欣赏,但供人欣赏的画如齐白石、黄宾虹、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人的画也可以用来交换美元或人民币等,如是,则艺术品之画也可以成为商品,而商品画虽然是用来交换钞票等,但也未必完全没有供人欣赏的使用价值。这样看来,似乎二者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区别是很大的,区别最关键处就是文化含量的多寡。

  艺术品之画的文化含量较高,首先是画者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其次观赏者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画者画不出或者观者看不懂。商品画则画者只需有一点技术,观者也只要看上去很像,颜色很艳即行,如是,则画者画的是艺术的糟粕,观者观的是艺术的糟粕。有一位大款,通过关系找到我,要求我指导他儿子学习书法,并声明从隶书学起。我根据他儿子的情况,叫他学《张迁碑》或《石门铭》,并赠送这两本字帖。一个月后,他来找我,指责我不该推荐这两本字帖,太难看。他把自己集的电脑字拿给我看,决定叫他儿子学电脑字。我反复劝说而无效,他嘲笑我缺乏科学头脑,并说:汉朝人不会写字,隶书难看是可理解的,时代已经进步了二千多年,又加上电脑科学,当然超过古人。为什么舍先进而投落后呢?结果,他的儿子学了五年电脑字,学得神形毕肖,但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学五年的《张迁碑》、《石门铭》,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就有一个文化含量问题。

  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一书中,专列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二节,介绍了苏轼、李公麟、米芾、晁补之等大文人和江参等隐士,并说:画者,文之极也。又云: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并对文化修养不高的画人大加贬斥,目为众工,并鄙视说:此若虚深鄙众工,谓虽曰画而非画者,盖止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也。

  现在看来,中国的所谓画家车载斗量,只不过是众工而已,能真正称得上画家者,真寥若晨星也。

  伏弘则不然,他虽然是一位画家,但他首先是一位文化人,为了打开艺术之门,他发奋读书,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后读完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很多本西方政治经济学、哲学、美学、文学等经典著述。他作了长时期的思考后,读书又回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从《易经》以及各类研究《易经》的著作,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的书,到屈原、宋玉,汉文汉赋,六朝画论,唐宋八大家、二程、朱熹,一直到梁漱溟、熊十力、鲁迅等。他一本一本地读,特别注重哲学方面的学说,渐渐有所体悟,后来忽然顿悟,传统是什么,他已了解。中国画是哲学的,他以传统文化的精义再看中国画,真是一超直入如来地啊!

  伏弘读书时,并未忘记研究绘画,他大量地欣赏古今名画,向海内外的真正名家请教。他更多地研究书法,临摹古代名帖,也研究黄宾虹用笔用墨之法,尤其是研究古今名家书法绘画用笔的内涵。哪些画中含有传统文化,哪些画中仅有外形而无文化内涵,看得多了,体悟深了,一切都在把握之中。

  当然,伏弘也临摹。齐梁时谢赫的六法论中便有传移模写一法,但他从不临摹俗画,也不临摹那些缺少文化内涵的众工之画。他的花鸟画多学徐渭、八大山人,也学赵之谦、黄宾虹,偶尔也吸收齐白石的山水画,并多学普荷(担当)、八大山人、陈子庄、黄宾虹,近来重点学黄宾虹,当然其他名家,凡有文化品位的,他也都学习吸收,但他并不机械地模仿,而是融会贯通,加之自己的体悟,然后化为己意,以意驱笔,意到便成。伏弘的斋号曰无对,古人曰:仁者与物无对。而他的画也和古人无对。所以,我们看他的画,似徐渭而不是徐渭,似八大而不是八大,似普荷、黄宾虹而不是普荷、黄宾虹,似者,有传统也,不是者,无对也。与人与物无对” ,他内证外修。

  书法是传统文人画的根本,伏弘进一步地加强书法研究。伏弘是山东临沂人,这里产生过两位大书圣,一是东晋的王羲之,二是唐朝的颜真卿。伏弘的书房里、画室中挂满了王羲之、颜真卿、其次是黄宾虹的书法,日夜观赏,有朋友来就共同观赏,心摹手追,他的书法大大进步了。

  伏弘的书法理论受美学家韩玉涛先生影响较大,韩玉涛认为只有草书一之舞蹈,气之流行,道之飞动体现中国艺术精神。而绘画以写意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写意画又必须以书法笔意为之。伏弘的书法也是无对的,他敢于胡乱,深于寄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伏弘以书法入画,笔墨便有了根基,点、线、面的运用,阴阳、动静、疾缓、刚柔的变化,无不符合法规,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和传承。

  当然,我们还不能说伏弘的书法绘画已经炉火纯青,他还在学习和研究,他还在深入,还在发展,还在进步,但他和那些众工之画相比,已有较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这是十分难得的。路子正,有文化根基,到达艺术的最高殿堂,只是时日问题。 

作者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美术评论家、画家)

 

伏弘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