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纳高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0年12月26-29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会中一件徐悲鸿的《群奔图》有可能继翰海庆云堂《巴人汲水图》之后又一件引起广泛关注的徐悲鸿代表作。
纵观古今中国画的发展史,在画马这一方面颇有成就的实数不少,像古时的韩干,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奔放不羁,在当时影响极大。到了现代,特别是20世纪。在厕马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当属徐悲鸿先生,不管是泼墨写意还是兼工带写,塑造出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跃起。他画的马既有两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把中西绘画巧妙的融在一起,笔墨酣畅淋漓、形神俱备,他那刚健敏捷、强壮彪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进而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众所周知,像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以至于提起徐悲鸿时人们不禁要提起他画的骏马。由于他经常画马,因此对马有了一种偏爱。听着马蹄声,看着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马无不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和马一样在奔驰,所有这些都真实反映了他自己的个性。因为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执著于现实创作的徐悲鸿正是有感而发,尽抒胸臆。他画马不是单纯地嘶马,而是在马的身上寄托他自己的心情和意志,表达了他自己对生活、社会、祖国以至整个世界的思想和领悟及观点。
徐悲鸿善于画马,并且画的马的鼻孔都非常的大,马腿的比例相对稍长,蹄子好像一笔带过,看似简单。其实是花了好长时问完成的,鬃尾用硬毛扫出。能更好的表现质感和劲力,从而流露出美感。她所画的马,桀骜不羁,自由奔放,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在写实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骏马的姿态,或浪迹于江湖水草之畔,或奔驰于荒原大漠之中,带着人对它的寄托,徐悲鸿把骏马的精神当作自己和勤奋的劳动人民精神的象征,是对自由和进取精神的赞美和讴歌。他笔下的马都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陈法,大胆进行写意的创作,笔法酣畅淋漓,豪放壮阔,实数大气之作,画中都有一定的内涵。同时赋予了它时代的寓意。
徐悲鸿《群奔图》手卷作于1943年,图绘奔驰在康庄大道上的16匹骏马,奔马神态各异,气势盎然,整幅气势雄伟,通篇奔马寓意抗战即将胜利,人民奔跑在胜利的康庄大道上。徐悲鸿作此幅时心情异常激动,其自认为下笔浩然有不可控制之势。本幅经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回忆,本幅为其19岁时徐悲鸿在重庆为其好友柳非杞而作,柳非杞毕生酷爱诗词书画,与许多书画名家、诗人、文学家、爱国人士结下了深厚友情,热心于收藏,本幅即为徐悲鸿与柳非杞友谊的见证。
据廖静文女士鉴定认为本幅是徐悲鸿单幅作品中画马最多的一幅作品。徐悲鸿代表作日前市场极为火爆,《巴人汲水图》刷新了近现代作品的记录,本幅《群奔图》经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与徐悲鸿之子徐庆平鉴定,均认为是徐悲鸿一件精品力作,必将会引起藏家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