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高技能人才协会、景德镇市高技能陶瓷艺术画院联合主办的“江西省第二届‘高技能’杯陶瓷艺术大赛”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技能大师和陶瓷美术教授组成权威评审团的评审,中国陶瓷艺术名家吴爱华老师选送的作品《梅开大吉》瓷板画,在3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摘金奖(一等奖)。
获大奖见证实力
此次大赛得到了来自江西(景德镇市、九江市、上饶市等周边市县)、福建、广东、浙江、安徽等十多个省份的陶瓷从业人员的积极响应,征集了300多件涵盖了陶瓷绘画,陶瓷雕塑和陶瓷成型等众多种类,具有较高水平的陶瓷作品。
吴爱华老师选送的《梅开大吉》瓷板画作品能从众多参赛作品中“鹤立鸡群”独获大奖,既是他“十年磨一剑”的一种必然结果,也是他陶瓷艺术实力的一种见证。
《梅开大吉》瓷板画赏析
此作,吴爱华老师采用国画构图方式,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田园诗情。画面上,一只公鸡昂首挺胸、开荆披棘、大步向前。红红的、大大的鸡冠,配以黑白相间的羽毛和翘得高高得尾巴,分外耀眼;母鸡一身黑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预示着健美的肤色。其悠闲自在地低头注视着地上的小虫子,恰似“闲庭信步”。
在创作手法上,画师大量采用对比手法:公鸡的动与母鸡的静;公鸡的白羽与母鸡的黑羽;梅花的白与背景大面积的绿灰;母鸡的黑色与瓷板的白底色;公鸡的白羽与背景的绿灰等大量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加突显了吉祥主题。
在整体上,画师大胆地进行了创新的尝试。如将两只鸡放在视觉中心上,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两只鸡的前后穿插合理,公鸡脚部的工笔线描与羽毛的写意涂抹;梅花的开合、聚散、俯仰,梅枝的前与后、高与低的层层递进;以及古拙之美的题款字体等,无不彰显出画师博大的文化视野和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清新气息。
而题款《梅开大吉》,一语双关,寄寓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梅花象征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品质;“梅”又通“眉”,“鸡”又通“吉”,“梅开大吉”寓意眉开眼笑、大吉大利,来年好兆头。
“鸡”的吉祥寓意
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瓷画题材。从古至今,人们企盼自己的生活吉祥如意,并将这种情感寄希望于一些动物身上,其中,鸡与吉谐音,人们将鸡寓意吉祥如意。
雄鸡,因拥有高耸火红的鸡冠,外观雄壮漂亮,而且,“冠”与“官”谐音,字面的意思是礼。古人以冠冕堂皇为礼,含有升迁腾达的寓意,后来人们又将更多吉祥、腾达的寓意寄托于鸡身上。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凤的形象来源于鸡。我国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中记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鸟,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进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这些远古时代关于鸡的传说,一直影响着现代人,而且,现代人认为,“鸡”与“吉”是谐音的,这也使人们更加将吉祥如意的情感寄托于鸡身上,现代的国画家,也有众多有关鸡题材的作品,通过画雄鸡来表达吉祥的向往。这也是吴爱华老师喜欢画鸡,擅长画鸡的缘由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有更多吉祥的向往,像鸡那样,勤劳、守信、诚实、勇敢、正义地做人做事,吉祥如意的生活就一定会到来。(刘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