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书画文摘 >> 浏览文章
 

别让金钱坏了文化的味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12月12日
 

    【事件回放】

    一中国买家在伦敦以4300万英镑的破纪录天价拍得清乾隆御用瓷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正在被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重新买回来,海外媒体称之为“瓷器爱国主义”;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公布,当红作家年入千万不是梦;从今年12月起,著名纯文学杂志《收获》、《上海文学》等将大幅提高稿费标准,文学杂志探求生存之路;翻译稿费20年不变,老翻译家呼吁提高稿费标准。

     【点评】

    近期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几条新闻总离不开一个“钱”字。人们惊诧于那个数额的大或小,但却往往忽视了金钱背后孤零零站着的那个尴尬的“文化”。

    恨也罢、爱也罢,自从有了商品交换,钱这个交换的媒介就再也无法被人摆脱,以至于古人发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感叹。但是有些东西如果用钱来衡量,其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些东西的价值不在金钱而在文化。

    天价购回海外中国文物,固然体现出中国富豪的实力——有人说这也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绩的旁证,但是如此哄抬价格等于是给国家追索流失文物提高了门槛。当年圆明园兽首可以几百万、几千万港币地回购,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拍卖天价频出的背景下,没有上亿元,能买回那剩下的几个“水龙头”吗?海外中国文物拍卖价格飞涨,出手阔绰的中国富豪们难辞其咎。许多海外中国文物当年是被非法掠夺而去的,如今再花大钱买回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是爱国也好,是倒卖也罢,最终结果不啻是被人“第二次抢劫”。金钱能买回文物,但不能洗刷掉耻辱。天价拍卖满足的不过是少数富人的虚荣心和囤积居奇者的大胃口,于国于民,有何益处?这样的“瓷器爱国主义”不要也罢。

    孔子曾经称赞自己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和弟子的乐趣在于追求真理、实践知识,物质享受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过眼烟云。中国人历来赞美和崇敬这样的人。

    在今天这个钱潮滚滚的时代里,仍然有人愿意坚守无名无利的工作。不是他们自讨苦吃,对他们而言,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翻译家许渊冲先生90高龄仍坚持每天译诗,他说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他的同学、画家吴冠中先生生前只去5元理发店剪发,去饭店聚餐,每有剩饭,必打包带回家;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的赵德平团长成名以后仍然住在农村,曾因穿着太土被星级酒店拒之门外……这样的文化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工作和成就,源于对文化的那份质朴的热爱,与金钱无关。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美术作品著作权行使中的几点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下是对 [别让金钱坏了文化的味道]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最近更新

 每周推荐

王沂东

 本站承诺

  1.中国书画艺术网成立于2007年6月,是国内权威和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书画艺术网站。
  2.本网站定期和不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欢迎书画家积极加盟。
  3.凡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4. 所售作品凡经作者本人或三名以上权威专家鉴定为赝品的,除退还本金外另赔偿购买价款的百分之二十。
  5.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