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logo
全站头部标志右侧

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赏析评论 >> 浏览文章
 

迁想妙得 移情入画——王家训国画印象


来源:中国文化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9月16日

 

故人何日逢 69cm×69cm 纸本 2014年.jpg

故人何日逢 69cm×69cm 纸本 2014年

传统中国画讲求的是笔墨、构图、意趣的和谐一统,王家训就是这样一位能将三者融合得很好的人物画家。

王家训的国画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文人气韵,很注重情感的传达。在形式上,他从传统“悟”入,又从传统“悟”出。画古人,用传统的画法,不难;但要画得好,“妙当妙在古与不古,土与不土之间”就不易了。

快乐无古今 69cm×45cm 纸本 2013年.jpg

快乐无古今 69cm×45cm 纸本 2013年

他把中国文人画、民间艺术很自然地融合起来,反射出他在创作中对传统及现代的理解。艺术形式的尝试,不止于视觉感,而地真诚的艺术心态的物化。他不喜欢传统的、精细得近乎工艺技巧的绘制,他在创作中通过对人物、道具、景物适度的夸张,轻松自如地画出优雅、超然的意境。使他的作品充满优雅气息,表面似随意描绘,内在却有着严谨的形式意味。他的作品所以能打动人,靠的是他对人物特性的微妙之处的捕获。画的是古人,又不落俗套,平中见奇,奇而不怪。从大处着眼,夸张变形,看似随意描绘的人物、道具,却一反沉闷、陈旧的传统框框,把高古的意境,展现在现代人的欣赏心绪中。画面结构充实考究,错落有致,动静相依,富有节奏感。他的用线也颇讲究,线条中充满情感之气,作画缘物抒情,画得率真、平和。题词落款及词句的书写丰富多变,斯文精巧,有情趣,有涵养。

独念旧友 69cm×69cm 纸本 2014年.jpg

独念旧友 69cm×69cm 纸本 2014年

王家训在表现个人感受中,反思文化积淀,注入引人深思的内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再创造。他以虔诚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对待自然,对待他描绘的人物,不去刻意追求笔墨趣味而趣自生。他在写意与写实的融合中,在笔力与墨韵、线与皴的交响中,在语言手段的虚实变化中,施展自己的才智,用独特感悟得来的智慧丰富着自己笔墨语言,使得作品情趣盎然,从而创造出了具有现实品性、有格调有趣味的人物画。也深为大众喜爱。

戏说 69cm×69cm 纸本 2014年.jpg

戏说 69cm×69cm 纸本 2014年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浅谈枣庄老年书家宗成文书法印象
下一篇:赋绢纱以生命,施丝绸以灵性——浅析“北京绢人”工艺的价值
 以下是对 [迁想妙得 移情入画——王家训国画印象]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近更新

心有乡情 方得硕秋——观刘运君田园 
画家柳华一10年前西藏人物画欣赏(一 
著名画家王金新作品欣赏 
青年书画家姚鑫书法新作 
韩美林:我还有很多想画的东西没有画 
新当选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熊晋 
清华其外禅韵其内 心如莲华入驻天府 
传承“板桥”技法、弘扬“墨竹”艺 
“绚丽甘肃·多彩陇原”书画名家百人 
朱乒乓:本色当行 臻于妙境 

 每周推荐

刘俊京官方网站

 本站承诺

  1.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
  2.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3.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4.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