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logo
全站头部标志右侧

网站首页

征稿启示

|

|

艺术新闻

书画视频

|

|

展览展讯

艺术节会

国画名家

艺术名家

|

|

书法名家

名家访谈

|

|

油画名家

赏析评论

收藏拍卖

名家书法

|

|

名家山水

文玩杂项

|

|

名家花鸟

文房四宝

画廊画院

艺术场馆

|

|

艺术院校

民间艺术

|

|

拍卖公司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网 >> 赏析评论 >> 浏览文章
 

记恩师于润先生诞辰80周年遗作展观后感


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7月17日

 

您的位置:首页 > 官方新闻 > 综合新闻>正文

记恩师于润先生诞辰80周年遗作展观后感

时间:2015-07-16 13:11:02    来源:艺栈网    浏览次数:171    我来说两句(0)字号:TT

 

《画展开幕式》(摄影:许文达)

首先感谢,于润两位孝女在先生去世20年后,为唐山人民和热爱于润的人们,送上了以丰厚而让人思想久远的精神大餐。

     621日我接到“画展开幕式定于626日下午3点在唐山美术馆”的短信通知。心绪非常复杂很难平静。

     这天,我和郑树宪、张绍国、赵连贵等弟子和先生的生前好友及同行的艺栈网创始人刘海博先生共同提前到场,为开幕式做准备并提前见到了先师承脉之铁证。

    国画的传递和发展不应有外来文化的参与而改变其本有的性质,这也就是,李可染、徐悲鸿、傅抱石、刘海粟等大批先辈后改水墨画的自我觉醒。于润先师是反右之前李可染山水画科的研究生,后在非常时期曾工作于上海美术出版社10年有余,在此期间与海派画家刘海粟等江南画系进行创作交流,探讨中国山水画未来发展和创作经验。基此之端,于先生深知肩上的重负和责任。

 

 

《作者(左二)与师弟、师妹相聚》(摄影:许文达)

中国画创作是建立在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精神框架之下的美术发展史,并伴随着正与反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搏击中前进,先生深知修学之博、修身之正、修心之善是完成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传承的必要条件,这一点或是“文脉”的落脚点。中国画的语言应当让外国人学习和主动的交流,才能让世界更深入更直接的了解她、接纳她,让世界知道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和谐和推动和谐的运动发展梦式规律。在当下市场经济冲击下,于润先生冷静的只有坚守“画品与人品”的和谐统一中国画传统之路,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传承文明行为的美育目的,不断增强勇敢智慧的传统文明意识和社会正能量。

于润先生用毕生的修学赢得了当今画坛好人、老实人说法。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是任何势力所不能阻挡的,中国画也然。于润先生在几十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于式山水和雄浑博大的心象的于式风格。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国画山水画科的研究生不可能不知中国书画的互助关系及宋元时期在国画发展中的历史特点和主导地位的实践研究,据我所知先生深知中国画的创作离不开传统哲学的文化原理和研究,先生生前书架的书籍可以见证。难怪在画展中有人提出先生毕生创作的于式笔墨提出异议,我看正常,当年的黄宾虹走的不是让人们只看到他的背影没有和当时的人正面交流吗?真正的大家是在队伍的最前沿冲锋陷阵他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名利交头接耳回答为什么这么画,他在一片不解的议论中坚毅的走完了方向没错的艺术之路。

于润作品《苍鹰图》(摄影:许文达)

于润作品《忆江南》(摄影:许文达)

于润站在无限高崖之上如《苍鹰》俯视苍穹,“十年一觉梦春申,江花似火岸边村,农友音容历历在,冀北江南两地春”传递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的这份挚爱。《忆江南》二十年前烟雨江南,雾里看花醒然梦然,是说人生就像漂泊的船,风静月明时分靠岸是多麽的美妙和幸福。

 

于润作品《清凉世界》(摄影:许文达)

当你攀高登矶,抬眼推开大江对岸的那一瞬间心情该有多么的开阔壮观。《清凉世界》这幅画是参加中国美术馆的一次展览作品,作者亲临创作,印象深刻能在近30年后重得见面大兴也,脚凉身子凉,脚热身子热的脱下双鞋,身边清泉凉石头的《清凉世界》创作,是多么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创作水准。《石不能言最可人》寄喻了历代文人写生、赏石、宠石的文人情怀,如石涛、石溪、石鲁、齐白石、傅抱石、吴仓石等等求实探真的传统求学意识和精神寄托,表现了于润先生如大山的正言巍色正人风度。

于润作品《石不能言最可人》(摄影:许文达)

记得是可染去世不久据他讲台湾朋友主动找上们来要为他出本精品画集并兼有商业的条件,被先生否决了。在此时说是帮助发表无赏拿走了1幅水墨精品,本人留有此照片,他那种不情愿无奈的表情还在我眼前。

纯粹的艺术家和原创作家排斥商业炒作和非知音的索取,是不是性情高洁。不拿师承当传承的画家,是不是有松风梅节。20年前他曾在我祝贺他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回信中称“多如牛毛”他多像可染画中我要牵牛不耍牛毛的决心和自我要求,当他在事业的追求与家庭实际困扰时,他紧握社会、家庭俩责任直将自己累倒,当今这是多么可敬的“好人、老实人”。当自己知道同窗和同等学历的同学的画价卖到天价的时候他还在有求必应的方式送给喜欢他画的人,这是不是奉献精神还是傻了。相比之下我看比会做戏的更有社会意义。

 

于润作品《一望大江开》(摄影:许文达)

人确实好人,当去世20年后此次遗作展上,见得多少人还为之而流泪,又有多少同行而感叹,他勇攀高峰为无止境的追求献出了毕生优秀的人生。他那“没有不平凡的经历就没有不平凡的业绩”师训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也让我看到了可染先生的名句“峰高无坦途”脚步。人走了画留下了。中国人发现以线状物寄情以有六七千年的历史,点的装饰也是线的开始又是线的终结,毛笔水墨画的神奇特色和中国书写文字进化的形质美,以成为最具特色的中国书画必须标准,以中国古典哲学原理兼诗、文、乐、武等姊妹艺术的助阵,发自然之感悟,彰其学养,明其德为,道其所境的唯我中华之美术完整史篇。在各历史时期催生了不同层次不同社会需求不同价值的书画作者及作品,更者解放之后西洋画科引入及近30年的东西方文化的对流,画家中有投降的也有借来并用的还有吸收消化的,于润是最后一种,他坚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生活是艺术创作唯一源泉正确理念,坚信传承传统,发扬传统的创新思想。创作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于式新面目。

 

《时空对话》(摄影:许文达) 

早晨醒来就像做了一场30多年的梦,追求完美的艺术庙堂竟也少不了争风抢镜的不高尚。羊群蚁队,头羊首蚁,自然生活,人为的欺世盗名一定有机巧不实的潜规则,实际生活并不是画中美丽的诉说,真实的净土要像先生奋力的掘荒开拓。

于润时常让人们联想到玉润这个美不可言、深浸心宇的心灵世界,于-氏祖承、润-丰润故土所养,名父母所恩赐,醒眠终伴,必有天慧之功力。工人之家教半农之朴性,名师启晨,登国画塔峰,修学领任,海上重学,背山观海,研古观今,思磨锋玄,布乾坤四方素界,续塔峰炬火,云雾绊脚,风雨盖脸,崖上苍松,鹰俯天边,半池泼墨任自然。“重”、“拙”、“简”、“大”只是仰岱无路兴叹,“继明清”之议更是外行的闲谈。才质全真、德行不形于外的仙师于润,还是我三十年前印象中的坦然、淡然。灵魂的结晶、品质的光环、读懂你画的晴空蓝天,竟然在你远去20年后灵显。

追思未尽续句。 

 

唐山印象

唐山壮义震不跨,早有凤女已嫁家。

山海京津两扇门,弃尖踹滑邪不怕。

 

赞于润

道势已藏理线点,纬经穴道墨润间。

贵胆留魂好人碑,担义承真忘问钱。

 

惜忆恩师

英雄杀场寻归舍,大门敞开屋门锁。

豪志壮气本柔情,切记善恶善善恶。

 

寻根读可染

盘中江山当菜吃,心中乾坤谁人知。

卧池醉苑五十年,重读可染见墨缘。     

 

                                            许少翁记于20157月中旬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书画艺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 、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下载、链接、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站转载的内容,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文、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

上一篇:史光恩——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下一篇:禅意书法家吴大崴:衔天接地满是“福”
 以下是对 [记恩师于润先生诞辰80周年遗作展观后感]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近更新

心有乡情 方得硕秋——观刘运君田园 
画家柳华一10年前西藏人物画欣赏(一 
著名画家王金新作品欣赏 
青年书画家姚鑫书法新作 
韩美林:我还有很多想画的东西没有画 
新当选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熊晋 
清华其外禅韵其内 心如莲华入驻天府 
传承“板桥”技法、弘扬“墨竹”艺 
“绚丽甘肃·多彩陇原”书画名家百人 
朱乒乓:本色当行 臻于妙境 

 每周推荐

刘俊京官方网站

 本站承诺

  1.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
  2.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网站将无条件退款。
  3.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并终身保真。
  4.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