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查阅有关“羊”的大量考古与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羊”已经远远不再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说精神,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品格中被人们欣赏的部分,已融入到人类的价值观中,如“跪乳之恩”、“羊我为義”、“羊言为善”、“羊大为美”、“羊者祥也”等。从而人们把它视为吉祥、仁义、孝悌的象征,甚至被视为神化的图腾和宗教的圣物。

古代人关于吉祥的观念渊源极早,在殷商时代的卜辞中羊通“祥”,吉羊即吉祥的意思,《墨子"明鬼下》云:“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以取羊。”这里的“羊”字就是“祥”的意思。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面“吉祥”二字常写作“吉羊”。许慎《说文"羊部》云:“羊,祥也。”《示部》“祥”下说:“福也。从示羊声,一曰善。”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羊自然也成了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的对象!如唐代画家阎立本、周昉,宋代的苏汉臣、陈居中、李迪,元代的赵孟頫、赵福,明代的朱瞻基,清代的任颐、郎世宁、黄慎,近代的刘继卣、刘旦宅、戈湘岚、程十发等诸多画家均为画羊高手。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当代画羊名家——王以才先生。

与王以才先生认识已有几年,其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花鸟栩栩如生、人物刻画细腻、鲶鱼缠绵灵动,他是画坛著名的“鲶鱼王”。但我从未见他画羊或有以羊为题材的作品,与其夫人(著名画家龙云鸿女士)通话得知,听说马上羊年了,王先生想创作一批以羊为题材的作品,我心里想道:“王先生是南方人,还会画羊吗”? 没过多久便收到了王先生的绘画作品,展开画卷,让我惊讶不已,画中的小羊表情呆萌,神态各异;或坐、或卧、或行、或立,栩栩如生;把小羊的身姿、卷毛、犄角、神态都刻画的非常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有力地线描,浑厚的墨韵,加以背景的衬托,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可亲可爱,简直是画活了!充分展现出王以才先生深厚的国画功底,体现出王以才先生善于观察并能捕捉到羊的神态与特点,通过笔墨的再现,创作出了这一幅幅吉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