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成果作品展——“润物有声”,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开幕。

【与会领导嘉宾发言及开幕式活动内容】
出席开幕式的有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清华大学党委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党委书记梅亚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魏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振球,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岳军,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花强,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孙文华,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建云,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正安、章星、马文甲、杨帆,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葛军、华健、吕俊杰、谢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建军、张正中,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谈志坚、范泽锋,江苏省技能大师吴奇敏,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吴曙峰等三十余位领导嘉宾。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中心主任蒋雍君主持。
开幕式上,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振球致欢迎辞。他说:国家艺术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举办本次作品展,既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结项的一次集中成果汇报展出,更是展示青年陶艺工作者传承与创新技艺水平的交流平台。在本次项目中,我校很荣幸能够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协作完成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训标准的制定,共同对陶瓷艺术创作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振球致欢迎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在致辞中对此次作品展的命名“润物有声”进行了阐释,他说:“教师这一职业有其特殊性,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为学生带来贴近时代、引领时代的新知识。我们常讲,教育应是‘润物无声,风化于成’;而教师则常以无私奉献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在本次展览中,各位参与培训项目的一线教师却有了一些不同,你们作为展览的主角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恰是一种‘润物又有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致辞
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导师杨帆强调: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陶瓷艺术如何在现代实现创新是陶艺界、美术界探讨的重要议题。加强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教育是先导性、关键性、基础性的工作。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教育链条上重要的初始环节。从源头上为未来陶瓷艺术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是立项的初衷所在。

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导师杨帆致辞
此外,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在开幕式致辞中就这次展览作品的质量和特点还予以了特别肯定,他说:今天作为结项成果的作品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它生动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碰撞形成的澎湃的艺术活力。

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致辞
与会发言的还有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党委书记梅亚萍,教师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正安,学员代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兴振等,大家纷纷讲述了针对这个项目及这次活动的真切感受。

启动仪式现场

全体嘉宾合影
开幕式后,嘉宾们参观了项目成果作品展。本次作品展呈现了30名学员的80余件陶瓷艺术设计作品,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陶瓷艺术之美。



【项目由来、定位、开展过程及意义】
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正式成立。该基金是一个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项目》是首次面向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培养项目,旨在提升骨干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陶瓷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该项目从2021年7月开始筹备申请,2022年5月24日开始招生,同年6月正式立项。项目组共收到全国范围内140余位老师的报名材料,其中不乏已经是教授身份的老师。经过为期1个月的统计和严格的专家评审,遴选了30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活动。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项目组将一个名额给了一位来自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项目负责人杨帆介绍说:“考虑到他是做管理幼师工作的。无论从地理范畴,还是教育的广度来看,能够有机会让他参与这样的培训,让陶瓷艺术深植到学龄前教育层面,其意义是重大的。”

学员作品:李兴振《慕》

学员作品:熊祖超《太湖石记·煮茶器》

学员作品:尹赫男《荷塘》

学员作品:杜达明 《静夜思》

学员作品:张婧《达瓦》

学员作品:王爱芳《熠》

学员作品:曹现果《舞》
2022年7月13日至8月22日,教师们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40天的集中培训,先后聘请了30余位来自职业教育、陶瓷艺术设计、美学研究等学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陶瓷行业从业者参与授课,包括讲座、实操示范、考察调研、集体讨论、设计实践等内容丰富的教学环节。由于专家们的授课属于老师教老师,这与教普通学生有很大不同。专家们所讲内容强调的是思维方法、创新方法,还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认知判断,以及自己多年的思考成果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覃川书记认为:这些内容在学员们日后独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起到一种引领和升华的作用。这种对职业教育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将带动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和陶瓷行业的整体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永善教授在线上为同学们授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教授讲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宁教授讲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白明教授讲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邱耿钰副教授示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华健指导学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鹤教授雕塑示范
该项目是适应时代发展,探索新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有益尝试,对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它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培训,也是教学技能的培训。主办方希望本次项目成果作品展能够为社会各界带来启示,成为激发陶瓷专业人才创新活力的星星之火,为陶瓷艺术设计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为陶瓷艺术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活力。
【项目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介绍及各自重点工作】
该项目的申报主体清华大学,为本项目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培训期间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雕塑系、艺术史论系的老师,同时邀请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孙诚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席东梅老师进行讲座。各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学科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准备了授课内容,积极参与到项目之中。
该项目的协办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陶瓷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唯一高校,办学历史悠久,艺术底蕴深厚,是推动全国陶瓷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贡献者,在本次项目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作完成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训标准的制定工作,共同管理并组织学员的集中学习活动并为教学、考察和实践、展览提供相应场所和设施设备。
【项目延展内容】
集中培训后,学员返回各自的工作单位进行创作实践。同时,作为本项目的理论延伸,每位学员都完成了一篇关于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这些项目成果代表着陶瓷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对创作的体悟和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本次展览中的全部作品将与学术论文一同收录进《“润物有声”国家艺术基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项目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作品集·论文集》。该作品集·论文集由本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导师杨帆担任主编。